查看原文
其他

中华民族发展史视域下自强不息精神的当代价值与传承路径








中华民族发展史视域下自强不息精神的当代价值与传承路径



摘要: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形成的一种伟大品格,具体包含

奋发进取、刚健有为,

锲而不舍、知难而进,

独立不惧、忧国忧民,

顺应天时、生生不息四个方面的内容。


经历了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转型后
自强不息精神成功地实现了自身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

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自强不息精神,要坚持

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结合,

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映照,

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

提升自强不息精神话语表达与传播能力相促进,
增进自强不息精神的价值自觉与行动自觉相互动。

关键词:自强不息精神;中华民族发展史;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1]如果说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那么自强不息就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亘古绵延的中华文化中最精华、最本质性的内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必须坚持自信自立”。“独立自主”与“自信自立”实际都是自强不息精神在当代的最重要体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始终繁荣昌盛,生生不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攻坚克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其根本原因就是有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做支撑。“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2]新时代继承和弘扬自强不息精神,要从中华民族发展史视域中考察,使其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在历史演进中积淀而成的丰富内涵


自强不息精神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格、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悠久的血脉传承。在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中,自强不息精神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其具体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奋发进取,刚健有为


奋发进取,刚健有为凸显了自强不息精神的人生态度。从尊崇天道出发,《周易·乾》高度肯定了自强不息精神,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3],号召君子要效法上天(自然),积极进取,发奋图强。从哲学角度来讲,奋发进取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儒家哲学是这方面的典范。在人生观上孔子提倡积极入世,“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4]。孔子自述个人成长历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4],而学习的目的就是旨在实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4]的政治志向,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盛久不衰的重要原因所在。孔子认为,“刚、毅、木、讷,近仁”[4],“刚”是实现“仁”的必备条件。孟子认为“刚”是浩然正气的特质,“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5]。“刚健”是成大事者的必备品质,“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曾益其所不能”[5],唯有经受住这些挫折与苦难,方能成就大的事业。“有为”意味着有所作为,中华民族是志存高远的民族,对崇高的理想和事业有着执着的追求。立大志,成就伟业,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激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发图强,这种刚健有为的思想,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二)锲而不舍,知难而进


锲而不舍,知难而进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不拔之志所在。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源头可以追溯至上古神话时期,“盘古开天”“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都昭示了中华民族对这种敢于追求、勇于挑战、愈挫愈勇精神的尊崇。“锲而不舍”是成功的关键,是奇迹诞生的“母体”。荀子在《劝学》中就曾深刻指出“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6]“锲而不舍”不仅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顽强拼搏的精神,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人一旦缺乏了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做事便容易半途而废,从而无法完成“量”的积累和“质”的嬗变,也就无缘成功。唯有具备这种“不舍”之气魄,方能成就人生。知难而进是一种大无畏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气概。《左传·定公六年》:“陈寅曰:‘子立后而行,吾室亦不亡,唯居亦以我为知难而行也。’”[7]面对困难与挑战,中华民族的选择向来都是迎难而上,也正是这种知难而上的精神品格,才使得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屹立不倒。知难而进不是一种盲目进取,而是在明知危险、明知困难依然选择去做的勇者之心和破釜沉舟的决心。这种锲而不舍、知难而进的精神意志,使得中华民族坚信皇天不负有心人。


(三)独立不惧,忧国忧民


独立不惧,忧国忧民是自强不息精神的爱国力行。这里的“独立”,可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从个体角度,即个体形成独立的品格,不依附他人。儒家十分推崇个体人格的独立性,认为这是成为君子的必备要素。同时,个体的独立更体现为一种自主思考和不盲从,陆九渊就强调人要“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人言语”[8]。二是从民族和国家角度,独立自主是判断一个国家或民族掌握自己命运的标尺。近代中华民族屡屡遭遇外来侵略,也越来越认识到国家独立、民族独立的重要性。梁启超在《论独立》中对“独立”进行了阐述,即“不藉他力之扶助,而屹然自立于世界者也”[9],并进一步呼吁觉醒国民意识,号召独立统治。“不惧”是不畏艰险,直视困难,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的大丈夫气概,是孔子所说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4]。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人民,独立不惧是民族血液中的韧性。忧国忧民是爱国主义的鲜明体现,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孕育出的优良品格。中华民族素来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家国一体的天下观,让每个人深刻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尤其知识分子,向来以天下为己任,坚守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抱负。


(四)顺应天时,生生不息


顺应天时,生生不息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彰显。顺应天时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利用规律的重要前提,《黄帝内经》指出人与自然界是休戚与共的,“人以天地之其生,四时之法成”[10]。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关系有着深刻认识,超越了自然界本身的内涵,上升对“道”认识,“道”是世界万物本源。与此同时,在实现“自强”的方法途径上,中华民族所倡导的不是蛮干和盲干,而是巧干和勤干。“巧干”就意味着要正确把握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只有在遵循天地自然法则时,才能有效实现。孟子揭示了掌握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提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5]。“勤干”就是要勤勉实干,将进取之意落实到社会实践中,从而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这是实现“生生不息”的重要基础。生生不息是中华民族内在哲学基因,“生生不息”不仅是“自强”所追求的结果,同样也是实现自强的方法,唯有“生生”,方能“不息”。《列子》中就记载了子贡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11]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12]的进取意识。因此,生生不息之于顺应天时,既是因果关系,又是方法与目标关系。人生境界,要像天之道一样,永远不断地前进。



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现代转化


自强不息精神的现代转化是在传统自强不息精神基础上的自我创新,是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与日俱新,其实质上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也是中华文化的现代化。在中国近代历史中自强不息精神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势不可挡的主动力量。


(一)近代民族危机的加重,激发了爱国知识分子对传统自强不息精神现代化自主改造的探索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在救亡图存的危机刺激下,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铸中华之国魂成为时代课题,而这国魂就是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899年,梁启超在《中国魂安在乎》一文,以日本的明治维新成功为例,阐明了制造“中国魂”的重要性。1903年,蒋百里在《国魂篇》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有其优性,但亦必有一二人出以代表其余,进而又提出了铸国魂之方法,一察世界大势,二察世界今日与中国之关系,三察中国内部之势。面对国内外之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想要化解民族危机,唯有实现自立自强。于是建立独立的现代化国家,成为近代自强不息精神的时代目标。为此,不同阶层围绕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都进行了不懈探索。


为了应对残酷的压迫与剥削,以农民阶级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运动掀起了农民群众斗争风暴,但阶级的局限性、领导集团的后期腐败等因素,使得其无法担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使命。为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以洋务派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试图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达到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这也决定了它必然失败的命运。“甲午战争”失败后,洋务运动宣告破产,面对日益加重的民族危机,以维新派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掀起了戊戌维新运动。维新派试图突破洋务派的局限性,主张同时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最终昙花一现。流血的改革和失败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戊戌变法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并取得了辛亥革命的巨大胜利,终结了持续数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进步打开了闸门。但随着袁世凯窃国,辛亥革命最终以流产告终。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的种种救国方案探索虽都以失败告终,但却为中华民族后期的救国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传入的进程中,也催生了对传统自强不息精神的自主革新,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民族诉求,赋予了自强不息精神新的内涵。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促使下,自强不息精神成为中华之国魂。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结合,为自强不息精神的现代化确定了新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给正在救亡图存中的中华民族带来了新的曙光,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在此过程中,也始终伴随着自强不息精神的现代化。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这为新思想的传入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也为自强不息的现代转化提供了新的文化借鉴。但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中对儒家思想的抨击,也使得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新困局,影响了近代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也影响了自强不息精神现代化转化过程中内核继承与时代创新的内容取舍。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解决中华文化的发展困境提供了新的契机,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难题,也促进了自强不息精神的换羽新生。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先进人士开始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时,马克思主义与自强不息精神的结合也随之深入。李大钊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将马克思主义称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13],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实现了文化民族性、现代性和世界性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也在指引中国传统文化实现现代转化的进程中成为中国现代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4]这为自强不息精神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15]经历了种种救国方案失败后,中国的爱国人士一度陷入迷茫,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使得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马克思主义与自强不息精神的深度结合,使得自强不息精神的内涵得到升华,确立了推翻“三座大山”的无产阶级斗争目标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激发了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的因子,中国人民清醒而坚定地认识到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依靠自身的奋斗实现。


(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自强不息精神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保障


中国共产党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在自强不息精神的现代化过程中承担着三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自强不息精神现代化的引导者。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为自强不息精神的现代转化和新时期弘扬提供了主心骨。以往救亡图存斗争持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先进坚强的政党为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彻底改变了这一困境,坚强有力的领导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的目标,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在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自强不息精神现代化的开拓者。与时俱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品格,也是自强不息精神本质规定。自强不息精神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独立不惧,群居不倚”[16],中国共产党成功继承了这一点,并将其发展为“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党百年奋斗的重要成功经验之一,党成立初期自主性的缺乏,既造成了教条主义,同时又制约了中国共产党的创新发展。在革命不断遭遇重挫情况下,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肃清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为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兴党强国的根本遵循。


第三,中国共产党是自强不息精神现代化的实践者。百年党史中处处彰显了自强不息的实践伟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自强不息精神的指引下,敢于质疑“权威”,打破了“城市中心论”,创造性地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建立了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科学制定了以自力更生为主、外部援助为辅的方针,始终迎难而上,灵活突破了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中国的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稳固了新生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改变了中国面貌,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伟大实践。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三、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当代价值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17]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安身立命之根本,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还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具体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培育时代新人的奋斗精神提供精神涵养


“奋斗”是时代新人必备的精神品格,自强不息精神为培育青年的奋斗精神提供了最好的营养剂。第一,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精神,有助于激发青年立志躬行。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自强不息的典范人物灿若繁星,通过历史回溯和价值教导,可以增强青年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使青年自觉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到社会责任中,立鸿鹄之志,做奋斗青年。第二,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精神,有助于青年形成正确的奋斗观。奋斗是青春最亮的底色,人生因奋斗而精彩,不论何时何地“中国青年永久奋斗的好传统一点都不能丢”[18]。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要知难不畏,迎难而上,排难而进。奋斗是具体的、实践的,广大青年要争做实干家,不能把奋斗停留在口号上,沉溺于“伪奋斗”之中。第三,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精神,有助于破除“佛系文化”“丧文化”“躺平主义”等对青年的荼毒。以“刚健有为”破除“佛系文化”消极思维,激发大学生追求远大理想,做“有为”青年。以“知难而进”涤荡“丧文化”阴霾,坚信天道酬勤,力耕不欺。以“奋发进取”消除“躺平主义”中消极懈怠因素,培育青年坚强意志,引导青年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胸怀“国之大者”,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牢精神纽带


一个国家或民族,总要有些许大家共尊共信、在血液中流淌的基本精神,这种精神把每个人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种向心力,维系着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自强不息就是一种流淌在中华民族精神血液中的基本精神,其在新时代熠熠生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共同体的形成因素来看,可以将其大致划分为两大类,即“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和“共同的精神意志观念”。其中“共同的精神意志”又集中体现为“共同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内核的自强不息精神,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着重要作用。从文化角度看,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共同尊崇的精神理念,蕴藏着中华民族的进取之心,这种进取心具有全员性、长期性和自主性的特征,大至整个民族(国家),小至每一个社会成员,都首肯心折。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一部自强不息的奋斗史,自强不息既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坚韧不拔,又标志着民族的光辉历程,尤其是近代历史上面对外部侵略所展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自在走向自觉阶段。这种共同奋斗的历史记忆,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情感认同角度,自强不息精神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消融民族间种种壁障,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19]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需要激发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做支撑,自强不息精神就是其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力量。自强不息精神十分强调主观能动性在奋斗中的作用,“自助者天助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依靠中华民族自身的努力。这里的“自强”是一种良性奋斗的结果,而非“损人利己”的掠夺性结果,这种“善”的文化基因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种和平崛起。自强不息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动力源泉。一方面,自强不息精神阐明了奋斗对个人和国家的重大意义,倡导国家和个人要独立自主,自强奋进,永不停歇;另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建立在勤劳耕耘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18],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勤干,坚定信念。自强不息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实现伟大梦想的进程,必然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要做好应对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要有百折不挠的韧劲,迎难而上的精神,一往无前的姿态。自强不息精神还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够激发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团结方面发挥着凝心聚力的作用。



四、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路径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之源,新时代要传承好这一伟大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守正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自强不息精神相结合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自强不息精神相结合,是“两个结合”的实践彰显,同时也是自强不息精神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赋予了自身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结合可能,这就决定了它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指导意义,即引领自强不息精神时代化发展,使其影响力超越自身民族文化场域,面向世界与未来。第一,要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自强不息精神。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强化自强不息精神中的自信、自主、独立等方面内涵,发挥自强不息精神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第二,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推动自强不息精神的创新性发展。坚持用唯物史观正确认识民族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自强不息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明确自强不息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明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自强不息的实践过程要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第三,要把自强不息精神融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武器。积极将自强不息精神与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以自强不息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发展动力,以时代精神赋予自强不息精神的时代内涵,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二)良性互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自强不息精神相映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孕育母体和思想沃土,自强不息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内核与特征彰显。因此,应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之交相辉映。第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自强不息精神元素,使之为新时代传承和弘扬自强不息精神提供养分。通过合理选取传统文化中典型的人物事例,“使各族人民在历史事实的感召下形成强烈的情感认同”[20],使自强不息精神从抽象概念具化为鲜活事迹,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第二,要充分发挥文化的渗透力、隐喻力,提升自强不息精神教育的生活化,让绵延不绝的民族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内化于中华儿女的内心,外显于奋斗实践中。第三,以自强不息为价值指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其具有普遍意义和永恒价值的部分赋予时代内涵,使其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第四,以自强不息精神为动力,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原则,处理好文化发展中“古与今”关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处理好“中与外”关系;坚持交流互鉴,美美与共,处理好“同与异”关系。


(三)融合共进: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自强不息精神相融合


百年党史是一部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奋斗史和中华民族复兴史,是自强不息精神在近代以来的最伟大实践和鲜明体现。要以百年党史涵育自强不息精神。自强不息精神是贯穿于百年党史的一条发展主线,中国共产党是自强不息精神最坚定的践行者。在党的不同历史时期,党和人民面临各种困难,但始终坚持迎难而上,构建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党的百年奋斗史中,涌现了无数感天动地的英雄模范,为新时代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精神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要以党史教育为载体,讲好自强不息精神的故事,说清楚自强不息精神与党史之间的关系。要以自强不息精神为核心,构筑党史学习教育的精神底蕴,通过文化的跨时空传承,让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跃然“纸”上,尤其是党的奋斗史,让这种一脉相承的精神得到进一步的发扬。自强不息精神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新时期,要推进二者的融合共进,为新的百年征程积蓄奋斗力量,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四)拓宽渠道:提升自强不息精神话语表达与传播能力相促进


弘扬和培育自强不息精神,必然要涉及话语的表达与传播问题,也就是怎么说,怎么传播的问题。新时代,对于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弘扬,一方面,要创新自强不息精神的话语表达方式,解决怎么说的问题。推动自强不息精神从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的转换,使其表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引发时代共鸣;从政治话语向生活话语转换,增强叙事的亲和力,促进自强不息精神教育的生活化,使其价值复归到现实中的个人,提升个体的责任担当和进取意识。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播力,增强传播效能,解决怎么传播的问题。加强对元宇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扩大自强不息精神传播的影响力,尤其是算法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自强不息精神教育的精准度,强化教育的针对性。加强对传播载体的创新,丰富传播形式,积极利用各种APP和短视频平台,以喜闻乐道、雅俗共赏的形式传播自强不息精神。当怎么说和怎么传播的问题解决之后,还要注重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实现自强不息精神的话语创新与传播能力同频共振。


(五)知行合一:促进自强不息精神的价值自觉与行动自觉相互动


思想和行为本身就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先在的行为是新思想产生的实践基础,同时新思想又会反作用于新的行为。要实现各族人民对自强不息精神的知行合一,必须以认识的统一促进价值自觉和行动自觉。一方面,认同是践行的逻辑前提。要深化对自强不息精神的价值研究,深入开展自强不息精神教育,要让每一位中华儿女都深刻认识自强不息精神的重要性。这里既包括对整个民族的作用性,又包括对个人的重要性,自强不息精神既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又是个体奋发的动力之源,是面对逆境的突围法宝。要在历史的追溯中、深入的学习理解中,不断夯实对自强不息精神认同的历史根基和文化根基,使之内化为自身的价值遵循。另一方面,践行是认同的逻辑结果。思想终究只有落在实践中才能激活力量,否则只能是空洞的价值符号。每个人都要树立独立的人格,做到“群居不倚,独立不惧”。在实践中,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以奋斗之志纾解时代焦虑,以实际行动展现时代担当,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宰”的大英雄。中国共产党人要坚定不移地做自强不息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不断增强独立自主能力,勇于推进自我革命,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相关阅读





作者简介:赵潜,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金: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一般项目“‘两个结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2VSZ035);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文化审视与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1TS059)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研究. 2023,44(01)


终审:“守正创新研究”微信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